众所周知,Kindle 的中国商店在不远的将来即将停止运行了。作为曾经的重度用户,我也在慢慢将 Kindle 中的高亮迁移到新的阅读器中。这一过程并不轻松,因为我是完全手动操作的。当然,翻到对应章节重新进行高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回顾的过程,并称不上是浪费时间。今天我就抽时间对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进行了“迁移”。
《乌合之众》是一本什么书?
古斯塔夫・勒庞 (1841-1931) 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乌合之众》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在他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
虽然这本书写的非常早了,但我在迁移曾经标注的高亮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在这一年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乱象都可以用它来解释。比如:
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新闻中身穿防护服的人做着十分恶劣的行为,比如将居民的狗活活打死,仿佛他们丧失了人性?
勒庞说:
我们从原始时代继承了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它蛰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孤立的个人在生活中满足这种本能是很危险的,但是当他加入一个不负责任的群体时,因为很清楚不会受到惩罚,他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
《乌合之众》第一卷第二章
为什么 2022 年下半年,当“封控”容易唤起民众对武汉和上海的集体记忆时,官方悄悄将“封控”一词换成了“静默”,并且不断地在发明各种新词?
勒庞说:
当群体因为政治动荡或信仰变化,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厌恶时,假如事物因为与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无法改变,那么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不伤害事物本身的同时赶紧变换说法。聪明的托克维尔很久以前就说过,执政府和帝国的具体工作就是用新的名称把大多数过去的制度重新包装一遍,这就是说,用新名称代替那些能够让群众想起不利形象的名称,因为它们的新鲜能防止这种联想。
《乌合之众》第二卷第二章
为什么在疫情第三年,官方仍然一再强调“不能躺平”、“认识再提高,行动再坚决,措施再落实”、“坚决打赢大仗赢仗”,宣传机器将铿锵有力的官方标语和对违反规则的后果的宣传双管齐下,持续将弥漫性的恐惧根植于人们心中,而质疑的声音则被抹除的干干净净?
勒庞说:
一种信念开始衰亡的确切时刻很容易辨认——这就是它的价值开始受到质疑的时刻。一切普遍信念不过是一种虚构,它唯一的生存条件就是它不能受到审察。
《乌合之众》第二卷第四章
尽管一些人认为《乌合之众》充斥着作者的诸多主观论断,并非一本严肃的学术作品。但这并不影响它诸多结论的正确性,也不影响它成为一本启发无数人的经典作品。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我建议你可以加入阅读列表了。当然,任何作品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应因为它是一本“著作”就对书中的观点全盘接收,而应该将任何阅读材料都视为一种观点,选择性地接收。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但这并不影响它诸多结论的正确性”,但这并不影响勒庞的观点经本文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摄取的信息验证后,引起了共鸣,被认为接近真理。《乌合之众》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也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辩论工具,持有相反观点或立场的人都常常引证,并能用此书观点解释自己所见的现象。不严谨地猜想,或许这正是因为它足够主观,就像很多星座的评语常常让人感到,“说得有道理”。
某天突然觉得自己的书单有点“奇怪”,决定把账号迁移到外区。如今免于迁移笔记,不知道是幸运还是遗憾。
只是zlib也被封禁,现在应该把之前囤的书好好读读。
Kindle 自己确实也不太长进,退出也不能全赖“众所周知的原因”。zlib 确实可惜了。